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pH對馬來松香MPA與納米Al2O3顆粒形成的Pickering乳液類型、表/界面張力影響(一)
> 如何改善水性涂料的耐水性?
>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四)
> 基于界面張力弛豫法考察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的界面擴張流變性質(二)
> 高灰細粒難浮煤泥浮選試驗:復配捕收劑最佳復配比和用量
> 雙季銨基鄰苯二甲酸酯基表面活性劑SHZ16和SHZ14表面張力等性能對比(二)
> 大慶原油表面張力測試和黏度測試實驗
> 基于微量天平測定人血白蛋白辛酸鈉含量
> 什么是界面張力,界面張力影響因素
> 單層膜界面上亞微米顆粒表面張力阻力系數修正——顆粒在單層膜上的阻力系數
推薦新聞Info
-
> 表面活性素制備、分離純化、溶液表面張力測定及膠束化行為研究(三)
> 表面活性素制備、分離純化、溶液表面張力測定及膠束化行為研究(二)
> 表面活性素制備、分離純化、溶液表面張力測定及膠束化行為研究(一)
> 靜電噴霧液滴接觸荷電原理
> 超支化聚合物h-PAMAM水溶液表面張力、動態界面張力及破乳性能測定
> 0.01mg是什么精度的天平?超微量天平的稱重范圍
> 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添加后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界面張力的變化
> 助劑對乙基多殺菌素藥液在杧果葉片潤濕鋪展行為、表面張力的影響——討論
> 助劑對乙基多殺菌素藥液在杧果葉片潤濕鋪展行為、表面張力的影響——結果與分析
> 助劑對乙基多殺菌素藥液在杧果葉片潤濕鋪展行為、表面張力的影響——摘要、材料與方法
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添加后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界面張力的變化
來源: 《工業水處理》 瀏覽 27 次 發布時間:2025-04-29
采用水相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苯乙烯為單體,合成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CR-3,研究乳化劑種類、乳化劑投加量和CR-3有效含量對最終乳液產品穩定性的影響,并初步探索CR-3作為反相破乳劑的作用機理。結果表明,當乳化劑選用十二烷基硫酸鈉,其投加質量分數為3%,CR-3有效質量分數為12%時,所得乳液產品的粒徑中值為57.5 nm,無渣且穩定性高。反相破乳性能評價表明,該產品清水效果顯著。在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油水分離的現場試驗表明,加注40 mg/L CR-3時,電脫水器出口原油含水率為0.3%,滿足油品要求,在核桃殼過濾器之前配合清水劑和浮選劑使用,出水水質滿足回注標準,現場各系統運行穩定。機理研究表明,將CR-3投加至含油污水,其分子中的親油基團(酯基)會吸附在油滴表面,促進分子中苯環、極性基團與瀝青質、膠質的芳香結構相互作用,降低締合體尺寸,進而促進油水分離。
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是一類由若干個丙烯酸酯單體通過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乳液型產品,常用的單體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為了賦予乳液型產品不同的性能,常常加入其他單體共聚,比如氯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酯等,由于此類產品性能優越,現已廣泛應用于涂料、紡織、原油破乳等領域。如余俊雄等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單體合成了四元共聚物BH-532,將其用于處理海上某油田含油污水,一級分離器出口、撇油器入口、撇油器出口和浮選器出口的水中含油量均有所降低;張濤等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十八酯和甲基丙烯酸為單體合成的三元共聚物EMASA在某油田A平臺進行現場試驗,在藥劑投加質量濃度為30 mg/L時,分離器出口水中含油質量濃度由255.75 mg/L降低至197.58 mg/L;王永軍等以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單體合成了二元共聚物P(EA-MAA),研究了單體物質的量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對產品性能的影響。雖然此類藥劑性能優越,但是工業化生產時其易出渣、不穩定的問題一直是困擾生產和使用的難題。
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乙酯(EA)和苯乙烯(ST)為單體合成三元共聚物(CR-3),分析各反應條件和產品粒徑中值以及出渣率之間的關系,獲取高穩定性產品;同時通過測定曹妃甸油田的原油特性,投加CR-3后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界面張力的變化,油滴在顯微狀態下的變化,初步獲得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可能的作用機理,以期為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實驗部分
1.1材料與儀器
實驗材料:MAA、EA、ST、過硫酸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均為分析純;OP-10、吐溫80(T80),有效成分質量分數均≥99%。以上藥劑均購自天津金晶化工有限公司。實驗所用含油污水取自曹妃甸油田,含油質量濃度為1 370 mg/L。
實驗儀器:ZSU3200納米粒徑電位儀,美國布魯克海文儀器公司;TD-500D便攜式水中油分析儀,美國特納儀器公司;DHF81元素分析儀,弗爾德(上海)儀器設備公司;旋轉滴界面張力儀,芬蘭Kibron公司;TGA/DSC3p同步綜合熱分析儀,德國耐馳公司;DV-Ⅲ型黏度計,美國博勒飛公司;FTIR6700型紅外光譜儀,上海萊睿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的合成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液漏斗的四口燒瓶中,加入蒸餾水和乳化劑,升溫至40℃后以250 r/min轉速攪拌乳化30 min,再加入單體MAA、EA和ST乳化30 min。乳化完畢后通氮氣除氧30 min,然后升溫至70℃后緩慢滴加引發劑過硫酸銨溶液,保持通氮和攪拌(攪拌速率200 r/min),恒溫反應一段時間后過濾出料,得到乳白色液體CR-3。反應方程式見式(1)。
1.3測定、分析及評價方法
利用納米粒徑電位儀在25℃下檢測乳液產品的粒徑中值;定義乳液產品渣體質量與產品總質量之比為乳液產品出渣率,用以衡量產品的穩定性,本研究中出渣率均采用放置1個月的樣品進行分析;采用紅外光譜儀和熱重分析儀表征CR-3結構特征;采用便攜式水中油分析儀測定含油量并計算除油率;利用旋轉滴界面張力儀在65℃下測定油水界面張力,用以考察反相破乳劑對含油污水界面膜穩定性的影響;參照文獻中的單滴法測定液滴破裂率,并以液滴破裂率隨時間的變化衡量界面膜強度;參照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水包油乳狀液破乳劑使用性能評定方法》(SY/T 5797—1993)對反相破乳劑的性能進行評價;使用電子顯微鏡對含油污水進行顯微觀察。
2結果與討論
2.1重點條件的選擇
影響乳液型聚丙烯酸酯穩定性的反應因素眾多,但主要因素為乳化劑的種類和投加量、產品的有效含量,因此本研究著重考察這3個參數對產品穩定性的影響。
2.1.1乳化劑種類的優選
在乳化劑投加量(以乳化劑質量占體系總質量的百分數計)為3%,產品有效質量分數為12%條件下,考察乳化劑種類對產品粒徑中值和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乳化劑種類對產品粒徑中值(a)和出渣率(b)的影響
由圖1可知,以非離子表活劑OP-10和T80為乳化劑形成的聚合物粒徑中值均大于1 000 nm,產品出渣率較高,穩定性差;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為乳化劑形成的聚合物粒徑中值為98.3 nm,出渣率為3.3%;以SDS為乳化劑形成的聚合物粒徑中值為57.5 nm,沒有出渣現象。由此可知聚合物分子粒徑中值越大,產品穩定性越低,綜合來看SDS作為乳化劑效果最好。
2.1.2乳化劑投加量的優選
在SDS為乳化劑、產品有效質量分數為12%條件下,考察SDS投加量對產品粒徑中值、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SDS投加量對產品性能的影響
由表1可知,隨著SDS投加量的提高,聚合物分子粒徑中值和出渣率逐漸降低,這是因為乳化劑的用量決定膠束的大小和數量,用量越多則膠束越小、數量越多。當SDS投加量低于3%時形成的膠束較少,部分反應單體沒有進入膠束中聚合,在水溶液中聚合后極易析出;當SDS投加量等于或高于3%時形成的膠束小且多,反應單體進入膠束后難以形成較大的聚合物分子,因此粒徑中值較小、產品穩定,但是SDS投加量過多時產品在實際應用中除油率有限。綜上分析選擇乳化劑SDS的投加量為3%為宜。
2.1.3 CR-3有效含量的優選
在SDS為乳化劑,其投加量為3%條件下,考察所制備的CR-3乳液產品有效物質質量分數對產品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有效物質質量分數對產品穩定性的影響
由表2可知,隨著CR-3有效含量的增加,聚合物分子粒徑中值逐漸增大,當有效物質質量分數達到14%時,粒徑中值和出渣率明顯增加。這是因為當膠束的大小和數量一定時,隨著反應單體進入膠束的數量增多,共聚后分子尺寸逐漸增大,當聚合物分子的粒徑和數量大于膠束承受的上限時,膠束穩定性降低,聚合物從乳液中析出形成沉淀。因較大的粒徑中值除油效果較優,綜合考慮,選擇產品的有效物質質量分數為12%。
2.2 CR-3反相破乳機理初探
2.2.1界面活性分析
在65℃下,取100 mL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加注40 mg/L CR-3后測定含油污水油水界面張力及單滴破裂率隨時間的變化,結果見圖2。
圖2界面張力(a)與單滴破裂率(b)隨時間的變化
由圖2可知,CR-3能將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的界面張力降至10-2 mN/m,且隨著藥劑分子作用時間的延長,單滴破裂率逐漸升高,在加注藥劑4 min后可達90%,說明油水界面膜強度逐漸降低,藥劑促進油水分離的效果逐漸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CR-3分子界面活性高,親油基團(酯基)易吸附在油滴表面,促進分子中苯環和極性基團(羧基)與瀝青質、膠質的芳香結構相互作用,降低締合體尺寸大小,從而降低界面膜強度,實現油水分離。
2.2.2電子顯微鏡分析
使用電子顯微鏡對破乳前和破乳3 min后的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放大200倍進行顯微觀察,結果見圖3。
圖3加反相破乳劑前(a)、后(b)含油污水顯微照片對比
由圖3可知,在放大相同倍數的情況下,加注藥劑CR-3 3 min后油滴數量明顯減少,油滴尺寸明顯增大,說明小油滴可在CR-3的作用下聚并成大油滴,實現油水分離。
3結論
1)本研究開發了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CR-3,分析了乳化劑的種類和投加量、產品的有效含量對所得乳液產品粒徑中值和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以SDS為乳化劑且其投加量為3%、聚合物有效質量分數為12%時產品的粒徑中值為57.5 nm,放置1個月無沉淀析出,較為穩定;紅外光譜和DSC分析證明了CR-3是由單體MAA、EA和ST共聚而成。
2)采用曹妃甸油田含油廢水對CR-3的反相破乳性能進行評價,結果表明,CR-3的清水效果優于在用藥劑LS-PR-65;現場試驗表明,加注40 mg/L CR-3時,電脫水器出口的原油含水率為0.3%,滿足油品要求,在核桃殼過濾器之前配合清水劑和浮選劑使用,水質滿足回注標準,現場各系統運行穩定。
3)初步探索了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劑的作用機理,CR-3分子中的親油基團(酯基)吸附在油滴表面,促進分子中苯環和極性基團(羧基)與瀝青質和膠質的芳香結構相互作用,降低締合體尺寸大小,從而降低界面膜強度,實現油水分離。